建言资政谋良策 汇智聚力建新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下)
2024-01-25 07:0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加快建设“四美”新时代鱼米之乡

吴海燕

吴海燕

为进一步推动江苏建设成为融风貌之美、富庶之美、时代之美、人文之美于一体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议:一是以美为“基”,打造美丽生态。以“农林水田路”为重点,全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基础美”工程。科学规划农村美丽空间,持续推进高品质郊野公园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二是以美为“源”,发展美丽产业。加快政策集成落地,创新农村美丽资源“组团式、市场化、品牌化”开发机制,发展农村美丽产业,建立农村产业发展正负面清单。三是以美为“约”,激发美丽动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整合生活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村美“飞入寻常百姓家”。四是以美为“根”,繁荣美丽文化。突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新时代“仁义礼智信”,培育新时代“最美农民”。用农村习俗、故事、老屋老树老桥等美丽资源发展文创产业,加强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时尚文化的融汇,让“农村美”成为美好生活新时尚。

 

探索实施更加有效的生育支持政策

沙 勇 (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沙 勇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着力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加大服务支持力度,为生育家庭提供更加精准的普惠托育服务、儿童托管服务,为孕育期女性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延长职称评聘考核期限。建立科研回归基金,帮助女性专业技术、科研教学人员平稳度过生育期。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对生育家庭直接发放育儿津贴、托育券等,以最有效的方式降低养育负担。二是着力加强生育政策协同组合。一方面与家庭发展政策协同,建立照护0—3岁婴儿父母同假、弹性工作制的生育支持政策。另一方面与教育政策协同,卫健、教育部门与托育机构之间加强中小学上下学时间与职工上下班时间的协同,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公平,优化义务教育安排。三是着力推动生育保险政策落地落实。加强劳动稽查,明确统一的生育保险缴纳标准和生育津贴标准,确保女职工产假期间的收入不降低。建立企业吸收育龄女性、孕产期女性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冲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创造支持生育的就业环境。

 

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数智赋能文化强省建设

姜 龙

姜 龙

近年来,江苏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建议:一是建立创新机制。规划建设全省文化与科技融创示范区(点),建设省内文化与科技创新载体,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壮大文化和科技创新载体规模,形成文化与科技企业规模发展集群。二是加快网络基础和数字体系建设。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和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统筹推进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专网、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等建设任务;建设和完善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融媒体云平台等省重点文化数字化工程。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纳入各级政府文化发展规划和现代产业体系。优先支持示范基地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库。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文化科技跨界人才,鼓励国家示范基地企业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等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研共商文化科技发展新方向新动态新趋势。五是促进文化消费。创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满足个性化需求,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商品和服务;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高附加值;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加强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推进江苏盐碱地综合利用扩面提质

曹丽虹 (代表农业和农村界)

曹丽虹

我省沿海滩涂资源丰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盐碱地改良利用历史悠久。建议:一是系统摸清资源底数。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确立盐碱地土壤普查参数标准,详查全省盐碱地数量、类型、分布、盐碱化程度、土壤质量等重要数据;结合水资源基础调查,科学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开展盐碱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等打牢基础。二是科学把握利用思路。制定全省盐碱地开发利用战略规划及配套实施方案,强调陆海一体化保护与利用,把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和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统一起来。三是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建立省市县联动、跨部门协同的组织推进体系,把沿海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沿海开发战略总盘子,将盐碱地改良所需淡水资源纳入河网水利建设总体规划;支持改良的盐碱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适宜牧业,支持达标的改造盐碱地纳入高标准农田支持范围。四是整合强化科创力量。建设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平台,整合省内各级科创单位力量,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应用载体。支持集成研究和跟踪性实践,组织省内外技术优势单位,聚焦绿色、高效、低成本目标,推动“以种适地”和“改土利种”双向发力。五是融合三产提高效益。通过良种、良法、良技配套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深挖盐碱地生产特色资源优势,拓展深加工、旅游等业态,差异化开展盐碱地“土特产”品牌培育和营销促销,推动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功能拓展。

 

统筹金融要素支撑和安全稳定 助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查斌仪

查斌仪

立足江苏省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历史方位,对标“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要求,建议:一是在科技金融方面,针对“增强初创期、小微型科创企业融资支持”加快破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流转等制度和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知识产权质物收储和处置模式。积极推广投贷联动业务,引导信贷、创投、保险等多种类型金融资本在联合拓客、组合融资、整合资源赋能企业等方面深度合作。用好南京科创金改区、自贸区等“试验田”,加强对创新的探索。二是在普惠金融方面,进一步统筹优化政银担三方政策资源,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针对各级各类普惠金融政策性产品以及财政资金投入进行系统性梳理整合,再围绕细分群体实行差异化设计,引导构建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取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利润考核要求,推动银行降低银担合作门槛,督促指导银行机构细化完善具有实操性的尽职免责机制。三是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要构建完善多层级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针对重要风险点,如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大型企业和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私募基金风险、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等,对前端风险监测、中端日常监管、后端化解处置逐一构建完善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常态化信息共享和沟通联系。分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快速响应机制。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新高地

刘 陈 (代表省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

刘 陈

江苏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较早,已初步构建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建议:一是强化人工智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建立健全实验室体系。研究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的江苏省实验室建设计划方案,形成以省实验室为统领,涵盖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的实验室体系。统筹区域、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优质资源,打通从原始创新到企业孵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链条。二是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引领,制定有关领域行动方案。研究出台通用型大模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重磅产品落地的实现路径。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完善法律法规,支持高端智库跟踪研究人工智能发展热点与趋势,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三是壮大人工智能企业产业集群,培育本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依托我省已具有产业创新基础的高新园区,大力培育人工智能企业集群。进一步创新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探索“政府+企业”“政府+机构”等多元协同发榜方式。四是加强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打造领先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引导高校人工智能学院与省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长三角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开展人才交流,对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在住房、落户、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发挥行业协会、学会联系产学研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香港优势 促进江苏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陆海天 (代表特邀人士界〈港澳〉)

陆海天

香港基础研究水平卓越,为充分利用香港优势,为江苏教育、科技和产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持,建议:一是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利用香港基础教育和高校资源优势,在科创重点领域特别是在本地未设立博士点的领域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端科技领军人才;根据各领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具体合作形式,包括委托培养博士或双联培养博士,为江苏高端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科领域划分提供更多可能性,加速科技领域的人才储备。二是人才引进方面,依托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联盟等机构加深合作联系,吸引香港高校创新科技领域国际化人才;结合江苏各城市自身产业特点以及香港相关硕博学科优势,聚焦区块链、碳中和、人工智能、通讯网络、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对接当地产业形成优质就业机会;联合设立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基地,积极吸引香港人才赴江苏进行科研工作驻点,共同申请国家重大课题。三是产业转化方面,设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及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借鉴香港理工大学与南京大学在碳中和联合实验室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方面经验,将香港高校所长与江苏产业需求对接,实现科研成果有机转化,为江苏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密切联系界别群众 融入竞相发展格局

黄巍东

黄巍东

政协委员有责任在履职中担当尽责、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界别群众中示范引领,将“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凝聚起来”,全身心融入竞相发展新格局。建议:一是坚持精准联系,厚植“感恩奋进”的履职根基。强化政治引领,完善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交流、主席会议成员走访看望委员等机制;改进方式方法,优选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建立界别群众代表数据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协商议事平台、委员工作室等载体,引导委员亮身份、做示范。二是围绕中心联动,唱响“助推发展”的时代强音。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委员的协商建言;组织委员、民主党派成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项监督、跟踪监督,助推党政决策顺利实施;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日”,及时将有关问题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推动问题解决。三是强化协同联手,彰显“为民尽责”的情怀担当。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各类资源力量整合,完善制度化协商平台;鼓励委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社会影响力,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委员有序有度参加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协商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委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扎扎实实组织委员视察调研,踏踏实实帮助群众纾困解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积极探索共融共建共治 多措并举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吉 娟

吉 娟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建议:一是构建党建引领的共治模式。成立社区“大党委”,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共建单位和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建共治、“两新”组织互联互动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打造工作链条,建立党员联管、资源联享、民事联商机制,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一网融合”。二是建立多维常态的激励体系。建立完善培育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带动专职网格员学习成长为“全科网格员”;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将表现优秀的“全科社工”作为社区负责人的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三是明晰属地管理的权责清单。构建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机制,省级出台指导性建议,各设区市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社区权责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构建交办事项的准入制度,明确交办事项由统一扎口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四是构筑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通过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引领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建单位、辖区单位、物业服务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构筑高效“协作共同体”;推行社区事务“众议”、公益服务“众行”、美好生活“众享”的“三众”自治模式,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凝聚多元“力量共同体”。

编辑:路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