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促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奚爱国 (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员会)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建议:一是增强企业转型意识和动力。开展政策宣传,形成有效认知,让企业家“愿转”;加强转型辅导,开展咨询诊断服务,让中小企业“会转”;强化资金要素支持,让中小企业“敢转”。二是强化转型资源和能力供给。组织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编制和迭代,推广低成本轻量化解决方案;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让企业学有榜样;继续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物博会等品牌活动,营造企业转型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制造业数字化数据的采集共享。大力发展制造业大数据,建设省级数据库;研究制定数据交易规则,推广全流程线上自动化数据供需对接。四是培育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核心能力。注重数字化与企业管理相融合,更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愿景和顶层战略;强化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五是提升生产数字化技术创新水平。制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培育平台化设计新模式,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
全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样板”
熊思东 (代表民盟江苏省委员会)
为全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样板”,建议: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各地长江文化资源及文化开发红利共享机制;加强建设监管,设立专家委员会,把好评审关;加大多方支持,建立文物和文化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推进长江文化博物馆落户江苏。成立专班,邀请权威专家参与申报和规划论证,积极举办长江文博主题系列展览、论坛等,为申报预热造势。鼓励长江沿线城市创新建设不同主题的长江文化特色博物馆,共同塑造江苏长江文化独特风貌。高标准规划设计博物馆,同步建设长江文化数字博物馆。三是构建全省统一的标识系统。建设遗产基础数据库和图谱;提炼核心内涵,设计特色鲜明、形象统一的文化标识系统方案,编撰出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化标识词典(江苏)》;同步宣传推广,适时举办长江文化标识发布文化盛典。四是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打通长江中下游段武汉—南京—上海江上观览线路,与三峡游轮对接打造全线贯通的长江旅游精品线路;突出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非遗+研学+集市”等主题旅游线路;创新展陈形式,创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构建数据、算力、算法体系赋能我省数字经济发展
胡明 (代表民建江苏省委员会)
“十四五”期间,做大做优做强我省数字经济,要深化我省公共管理和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议:一是打造科学、技术、工程、管理、教育“五位一体”数字经济研究体系。一方面,增加数学等基础科学在我省重要项目与奖励中的占比,鼓励推动基础学科在先进领域不断取得研究突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省科协在不同学会之间的联系组织作用,聚集相关力量,推进“五位一体”数字经济研究与交叉复合人才体系建设。二是在保护隐私基础上促进数据流通,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加快推进我省各行业高质量数据供给体系建设工作,提高我省公共数据平台对公共数据汇聚、清洗、共享、开放、应用和评估的能力,加快前沿数字技术从学术研究到场景应用的切实落地。三是搭建协同高效、绿色低碳的省特色算力网络。依托省内高教资源,统筹高新技术创新平台,为算力、算法、算据、算网赋能;积极响应“双碳”战略,打造以低碳、节能、可持续为目标的江苏省算力网络。四是建设通用算法公共平台,实现适应性算法治理。支持推动算法、底层技术通用,打造并持续更新共性平台,鼓励对公共算法进行深度优化和多元化应用,建立健全公共算法治理体系。
积极营造关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袁林旺 (代表民进江苏省委员会)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体和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建议:一是切实转变政府工作理念,实现重视教育经费投入与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重。一方面加大统筹力度,进一步发挥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爱联席会议作用,构建“政、校、企、研、医、家庭”六位一体心理健康关爱网络,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另一方面推动基础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管理回归办学初心,还学生一个心理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二是切实转变部门工作理念,从下发文件指导转向更加关注社区落地见效。由街道、社区一把手书记牵头部署、统筹谋划,整合区域内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协同体系。构建社区教育组织架构体系,持续优化孩子成长环境。三是切实转变学校教育理念,从关注考分排名转向更加关注激活学生内生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评价改革,建立面向数字化时代、多元多维度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让老师给予学生持久的成长内驱力;倡导师生平等对话下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充分发挥好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让校园成为培根铸魂、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教育沃土。
“四个着力”补齐我省普惠托育服务短板
沙勇 (代表农工党江苏省委员会)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建议:一是着力扩大供给。发展社区普惠托育,通过提供免租减租场地等补贴措施,加强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整合型托育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等人口就业集聚地,自行开办或与专业托育机构联合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0—3岁托班;推进医疗机构自行开办或与托育机构合作提供托育服务。二是着力赋能家庭。积极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完善对婴幼儿家庭给予公益性科学育儿指导和专业咨询的制度性安排,让幼儿在家中尽可能享受到准托育机构的照护服务,加快建设儿童友好社会。三是着力提质优价。加大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力度,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规范完善动态定价机制,多渠道补贴奖励与资金筹集;明确注册、监管流程与细则,加强监管;组织开展托育从业人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四是着力发展智慧托育。建立多元大数据托育信息平台,促进医院、机构和家庭互联互通;动态更新托育服务供需、监管奖惩、政策信息等,有效整合和提高托育服务效率效能。
让“红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
米其智 (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遗产资源的热土在乡村,活化的主要途径是文旅产业。建议:一是强化红色资源统筹协调聚合力。在省级层面,建立红色遗产保护利用联席会议机制和红色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网格。研究编制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和江苏省红色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市编制市级层面规划。推动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立法工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法律支持。二是推动红色资源多元融合抓特色。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让红色故事融入乡村风俗、红色文化融入村容村貌;借助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红色乡村;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各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标准化进程;深入挖掘乡贤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弘扬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创新红色资源活化路径兴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加强红色资源宣传推广引风尚。注重利用已有的新媒体平台,加强江苏红色资源的网络化传播。
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 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
陈发棣 (代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
开放是新时代江苏发展的鲜明底色,推进制度型开放是我省对接融入国际经贸新规则、拓展开放发展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一是强化政策集成,积极推动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新一代国际营商环境标准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改革。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能力,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出台江苏省公平竞争条例,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争议解决机制;规范政府补贴政策,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二是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稳妥推进服务业有序高水平开放。梳理和修订与《外商投资法》不一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拓宽服务业外资准入领域;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成果,适时启动江苏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三是增强核心资源要素吸引力,夯实制度型开放基础。健全和完善自然人流动制度,推进和扩大国外职业资格、职称认定试点工作;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力争实现数据要素资源的跨境顺畅流动,助力我省应用服务走出国门。
探索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铸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顾万峰 (代表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为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建议:一是树立鲜明导向,破解“不想转”难题。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开展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民营企业管理层绿色低碳转型主动意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知名绿色低碳发展优秀企业,为全省民营企业作表率示范;树立绿色发展导向,启动绿色采购工程,在需求侧倒逼企业实施绿色发展。二是营造良好环境,破解“不敢转”难题。及时总结调整政策导向,引导地方和社会用能主体稳妥有序绿色转型;因企制宜分类指导,设立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联络员加强协调;完善机制提质增效,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评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资积极性。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破解“不能转”难题。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孵化一批行业“链主”企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将绿色生产绩效纳入人才选拔和评比标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政府投资基金布局绿色低碳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符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
高质量推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倪海清 (代表无党派人士界)
近年来,我省积极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窗口期”,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正呈现出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良好态势。建议:一是优化全健康医药产业布局。制定《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建立原料药绿色标准评价体系;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中的生物医药需求,有重点地支持医药企业开展重大慢性病治疗药品的研发。二是强化科研支撑。进一步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支持省内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协同创新;进一步强化基础学科研究,设立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专项;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成长。三是打造行业和区域标杆。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省—市—头部企业”三个层面的“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强化区域引领,组建“长三角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合作机制,设立“长三角医药产业创新基金会”。四是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药物研发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医药行业信息技术与生产运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特色数智化“细胞工厂”,推动合成生物学平台资源建设,实施医药工业碳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