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是高频词之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加快推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如何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代表委员们结合长期的观察思考献计献策。
迈向专精特新,亟需从人才端发力
目前,我省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最新一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亟需从人才端发力。
“我们企业处于产业链龙头位置,带动周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12家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其中有不少都是中小型企业。”省人大代表,盐城东山精密产业园党委书记、管委会主席计亚春认为,一些“小而专”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在细分领域发展壮大的潜力,“他们创新需求旺盛,但通常规模较小、起步时间短,对人才发展的规划缺乏成熟体系,在人才激励、绩效管理等方面,水平不够高、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出现人才‘水土不服’、留不住等情况。”计亚春建议,政府应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引导中小企业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坚持外部引智、内部挖潜双向发力,以满足企业发展创新为落脚点,构建“人才+项目”“人才+课题”等培育模式,有计划地对人才进行“精准滴灌”培养,加速人才成长和价值实现。
多位企业界的代表委员都提到,中小企业中,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缺的,而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企业想不断向创新要动力,离不开关键的人攻破关键难题。”作为一名在工程技术岗位从业超30年的高技能人才,省人大代表、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文洲对此感触深刻。“我所在的研发部是企业培养锻炼人才的‘蓄水池’,我们会定期举办人才技能比武、技术攻关、技巧分享等活动,把经验和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小组成员。”刘文洲说,他前后带教的10余人,均已成为公司的生产研发岗位骨干。他建议加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同时完善以创新成果、创新效益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落实落细各项人才纾困帮扶政策,对拥有重大技术成果的“关键人才”,提供个性化政策支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加强校企合作,破解结构性矛盾
企业存在人才缺口,也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与产业发展的不匹配。比如,我国工程师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尤其是高级工程师的岗位需求量远超过求职人数。省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民建校委会主委金科表示,“目前我国工程师的规模与制造业地位还不匹配,比如航空航天装备领域的人才缺口就比较大。”金科说,我省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新旧动能转换之际,需要大量具有卓越能力的工程师注入人才动能,这需要高校打通从课堂到实验室再到企业的链条。“去年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相继成立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国家还将依托企业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工程技术先进实践平台,加快形成以实际工程需求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去年下半年,省政协委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陆续调研了多个苏南制造业基地,发现高技能人才匮乏是不少企业的共同感受。“高端制造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非常快,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旺盛,尤其对高技能人才以及研发设计人员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吴学敏说,目前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正在向应用型转变,这体现了国家解决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的鲜明导向。顺应改革风向,相应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也需要及时更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他建议为技术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把培养和使用好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政府的目标管理中。同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用人才升级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企业内训、校企联合办学、委托培训等多种途径,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更多职工岗位成才。
营造创新生态,培育青年科研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营造创新生态,才能更好培育青年科研力量。
“颠覆性的技术突破,需要青年人才勇闯‘无人区’,担得起重任。”省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胡长明告诉记者,在他所在的第十四研究所中,研发人员2000余人,40周岁及以下的青年骨干占比超六成。近年来,不少研究所青年人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奖代补,支持青年人才在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得到发挥。胡长明认为,当前需要健全科技体系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摆脱论资排辈等观念的桎梏,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过去一年,我们集团试验评估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了重大预研专项,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而这支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省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所党委书记周江涛经过长期调研发现,随着我国先进工业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尤其是能在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向创新攻关的青年人才。”他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政府层面统筹推动出台工业软件生态建设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成果共享、成果转化、产融合作、集成验证等方面工作,从人才培养、软件开发、应用行业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指导框架。其中,在高等院校可以设立工业软件交叉学科课程及实践课程,建立工业软件实训基地,培养行业急需专业人才。
记者 杨频萍 林元沁 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