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高频词,带你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2024-01-24 06:5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交出让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1月23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新消费场景”“揭榜挂帅”等一批关键词引人关注,其中既有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词,也有体现社会关切的热词、呼应民心所向的暖心词,字里行间洋溢着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信心与力量。

会场内外,一个个“热腾腾”的高频词,勾勒出新的一年江苏高质量发展一系列着力点,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大家一致表示,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将抖擞精神、锚定目标、奋发进取,以奋斗书写新答卷。

1 全新消费场景

吴海云

省政协委员、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表示,报告中对促进消费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并且特别提出:打造更多国货“潮品”和全新消费场景。

什么是有潜能的消费?吴海云说,在她看来,激发潜能消费,要落实在消费渠道、消费方式、消费场景的创新上,落实在大宗消费品的以旧换新上。过去一年,我省强化活动引领,持续提升“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品牌影响力,新业态、新场景、新势力不断涌现。江苏还以2亿元财政补贴推动绿色节能家电消费,真金白银补贴惠及广大消费者……2023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激发消费潜能,打造全新消费场景,吴海云表示,一方面,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体育休闲消费,加大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培育和推广力度,推动网络消费提质扩容;另一方面,要围绕首店首发经济、夜经济、跨境电商新零售等,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老字号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 “宝库” ,也是我们发力国货“潮品”的一个重要“抓手 ”。江苏拥有的中华老字号、省级老字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深入实施老字号“五新行动”,营造新环境、助力新消费、激发新动能、鼓励新文创、开拓新领域,让更多的国货老字号成为消费“潮品”新势力。

本报记者 王梦然

2 揭榜挂帅

张东驰

省人大代表,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姑苏实验室主任张东驰说,报告提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时特别强调“揭榜挂帅”制度。近三年来,姑苏实验室积极探索“揭榜挂帅”方法路径,英雄不论出处,以解决问题成效作为衡量标准,用市场竞争来激发创新活力,基于“谁被卡谁出题”的原则,探索出一条联合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协作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启动了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项目28项,产学研合同总金额达16.5亿元,目前部分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

未来,姑苏实验室将聚焦材料应用,优化“揭榜挂帅”机制,以国家实验室关键核心材料技术突破为核心,重点向电子信息、仪器装备、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未来产业应用延伸,实现从科学研究到工程开发、再到市场应用的“三级跳”,推动更多“张榜”与“揭榜”良性互动,书写更多“赛马”与“挂帅”的精彩故事,以国家战略牵引未来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张宣

3 新型工业化

马金星

省政协委员、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星说, 新型工业化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他看来,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需要企业敢于创新,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主动拥抱创新技术、先进工艺和智能化设备。“新型工业化要靠创新驱动,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马金星说,威博液压研发生产的电动液压动力单元,是很多机械产品必需的基础部件。以核心零部件齿轮泵的生产为例,曾经依赖30名员工每天才能完成2000台齿轮泵的装配测试作业,现在仅需4名员工、3台高度自动化的设备便可轻松应对,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质量水平明显提升。“这些‘新’东西,不断改变原有工艺、技术方案,推动生产实现新的拓展和跨越。我们的智能化工厂实现高度柔性化生产,产线每日应对数十种不同型号产品的同时生产,充分满足下游工业客户对于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的使用需求。”

本报记者 陈娴

4 粮食安全

杨建文

省人大代表,江苏银宝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文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盐城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银宝集团是全市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保障粮食安全使命在肩。2023年,集团深入推进挖潜能、提效益,调结构、优服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4年,集团将坚定“我为农首”站位,继续聚焦农业发展主责,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集种子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仓储物流、粮食购销、质量检测为一体,涵盖标准化种植、绿色仓储、应急保供、精深加工的粮油产业体系,为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盐城粮”贡献更多的“银宝力量”。

本报记者 颜颖

5 创新协同区

虞越嵩

报告中提到“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省人大代表、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虞越嵩说,苏锡通园区正是跨江合作、园区共建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对园区来讲,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利好,也将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主动棋。下一步,园区将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将“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作为战略路径,深耕苏南、对接上海,全力策应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在产创协同、园区共建、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破解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助力塑造长三角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同时,聚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主导产业,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重要抓手,主动承接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苏州“六新”重点产业领域内转移扩张优质项目,构建产业培育机制,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沪苏产业协同集聚区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

本报记者 陈明慧

6 文化惠民

李全

省政协委员、省戏剧学校校长李全说,报告中提到促进“百千万”工程和“双千计划”“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令人备受鼓舞。近年来,省戏剧学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作为推进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抓手,与中小学签订戏曲曲艺传承育人结对协议,通过开设戏曲体验课、开展戏曲讲座、实践剧团演出等活动,充分激活戏曲艺术以文化人、以艺润心、以美培元的功能,让“送戏曲”变成“种戏曲”,为推动戏曲事业更好服务人民贡献力量。

为推进戏剧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李全建议,创新戏曲传播方式和手段,推进戏曲与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跨媒介结合,“破圈”创作出更多符合新时代、新潮流、吸引年轻人的好作品,打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李全还建议,加快推进本科院校江苏戏剧学院筹建,提升我省戏曲人才培养层次,满足各个戏曲剧种高层次人才需求。

本报记者 陈明慧

7 高效办成一件事

李秀斌

“高效办成一件事”被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协委员,省数据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秀斌说,“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深化“一网通办”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效能的重要抓手,近日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作出部署,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的要求。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一件事”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建成省数字政府政务中台,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等26个高频“一件事”的全省统一受理系统上线运行,办件量已达530万件,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平均60%以上,高质量完成国定、省定“一件事”改革任务。

接下来,省数据局(省政务办)将认真贯彻相关要求,尽快制定我省实施方案,科学编制新一轮“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的主抓手,进一步优化省级统建系统模式;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企业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陈明慧

8 “两保两提”

唐伯平

省政协委员,盐城市政协副主席、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院长唐伯平说,“两保两提”中的“两保”是指: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两提”是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流域防洪保安与水资源配置能力。

要做到“两保”,一、水体整治时要断绝污染增量,就是清除污染源。保证没有新的污染物排入水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而工业污染中,由于磷循环的特殊性,对一些涉磷企业的排放要更加重视,严格检查。二、清除存量,对已经产生的陆地污染物存量要做好无害化处理使之无法再进入水体;其次是对河道湖泊的底泥这些存量,要进行清淤,使之内含的有害物质或者营养物质不能释放到水体中而成为新的污染源。三、构建优良的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种植不同生态位的植物并放养合适的水生动物,恢复或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使水体能够具有自我净化功能。要做到“两提”,主要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决策,借鉴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洪水防范利用、水资源调度的有益经验和失败教训,摸清本地生态环境的家底,查明洪水发生和枯水形成百年乃至千年的存续历史和规律,充分融入现代科学手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和措施。

本报记者 洪叶

9 高品质生活

刘巧琴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盛庄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巧琴说,报告中的“高品质生活”一词让我印象深刻。“我把‘新农人’的诉求带上省人民代表大会,大会结束后,我还要把新政策带回田间地头,尽可能帮助大家更大力度创造高品质生活。”

刘巧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也在农村。一直以来,她都将带动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共同富裕记在心头。她说,经过走访发现,虽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64家,全年新认定6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但是一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关联度较低,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民还没有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她建议完善两项农民与市民“双赢”的举措,一个是将联络服务站设到村里去,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桥梁,促进想致富的农民更好地对接省市科研院所技术专家,提升农产品品质;另一个是让特色农产品有更多机会在夜市街区展示展销,对农民带着品牌农产品进城展销给予销售优惠,或者减免场地租金,帮助农民就业增收致富,也让更多居民品尝到农业发展新成果。

本报记者 刘春

10 “精网微格”提升工程

杨万平

报告中提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从“精网微格”工程到“精网微格”提升工程,增加的两个字,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万平格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对‘精网微格’这项工程赋予了深化提升的要求,我的理解就是要不断细化治理单元,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工作重心下沉,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杨万平说,近年来,崇川区以网格单元为载体,以机制建设为牵引,做实“精网微格”工程,已构建“区—街—社区(村)—网格—微网格(邻里)”五级纵向贯通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设置基础网格7400余个,打造“一格一专、一专多能”网格员队伍7600余人,实现基层治理单元“一格到底”,有效助力物业管理服务“六力共治”、嵌入式养老、“潮汐式”停车等重点民生工作。回应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2024年,崇川将聚力“基层基础提能年”行动,开展好网格基础巩固工程、网格治理提质工程、网格精品培育工程,努力绘就“善治崇川”的和谐画卷。

本报记者 林元沁

编辑:路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