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评新而论工作室
惊蛰至、仲春始,春雷响、万物长。
今年的惊蛰,恰逢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的农谚,可被引申出更多深意。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谆谆言语,激励着新征程上的江苏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勇毅笃行,自觉在全局中审视江苏发展、认清重要地位,携手扛起新使命、共同谱写新篇章。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新目标、一项项新举措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
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一要求也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预期目标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被确定为5.5%左右。考虑到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14万亿元,在高基数上实现这样的中高速增长,确实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还体现在工作举措上。报告关于今年工作的部署,第一条就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江苏经济总量占全国1/10强。在今天下午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省委书记吴政隆强调,要努力为稳定全国宏观经济大盘当好重要压舱石。
而江苏今年以来密集的部署和行动也印证了这样的决心。省委省政府在开年第一个工作日,就对全省重大项目建设进行动员部署,展现了从头抓紧“稳投资”的姿态;省委出台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以守稳底线应对风险挑战……
突出一个“稳”字,努力实现质量、结构、效益各方面的“进”,江苏致力的,是为全国发展大局作更多贡献。
助企纾困 放水养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专设章节对“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进行部署,凸显了对市场主体的期待与呵护。减负纾困等政策的“加减法”也在继续加码。
减——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
加——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加减之间,彰显助企决心,释放融融暖意。
前不久,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涵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继续强化金融支持、加大清费减负力度等8个方面,干货满满、诚意十足。
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江苏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新时代中国发展突飞猛进,靠的是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和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中国经济稳步向前指明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系列新部署将助力跑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江苏踩着时代的鼓点,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近日,江苏出台《关于改革完善江苏省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持续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推出《江苏省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聚力打造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江苏实体经济将加速从“汗水型”走向“智慧型”。
从两会这扇窗口看去,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之下,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正从容谋划发展,积极播种未来,笃定迈向既定目标。我们相信,江苏将继续当好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抓落实的“优等生”,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多新业绩。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琎 沈杨 高涵 郑凌 我苏网编辑/汪泽 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