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总书记论国是 > 5月25日 > 正文
再与湖北人民“面对面” 习近平释放多重信号
2020-05-25 16:37:00  来源:中新网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再与湖北人民“面对面” 习近平释放多重信号

作者 张子扬 王庆凯

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在当天的审议中,习近平一方面为湖北未来如何重振谋篇布局“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对中国当前公共卫生体系等存在的短板划定具体改革方向。有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认为,习近平此次“走近湖北”,在一个特殊时期、特殊节点,释放出多重信号。

重振湖北,标定工作重心

这是一次时隔仅70多天的再次见面。3月10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头,习近平亲赴湖北考察疫情防控,于一线部署战疫。而这次为何要来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直言:“这次两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都减少了下团组次数。我特别提出湖北代表团一定得来一下。你们是湖北6000多万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

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当天面对湖北人民的代表,习近平强调,当前,摆在湖北面前的紧要任务,就是全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开展,习近平强调两个“精准”。即: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加强社区精准防控,扩大检测范围,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对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提出更为具体的重振蓝图。比如,要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精准施策;着力帮助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的各种堵点、难点问题;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抓紧出台和落实各项刺激消费的措施……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看来,从2月10日视频连线武汉抗击肺炎疫情前线、3月10日亲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再到今次“面对面”部署指导湖北未来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可视为一部“后疫情时代”湖北的重振指南。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开林说,总书记讲“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讲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这也告诫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不可掉以轻心。

当天,对于湖北,习近平以三个“没有变”回应外界关切。他说,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经济重振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丁烈云认为,这三个“没有变”,至少包含两层深意。一则给经历过“阵痛”的湖北人民注入一颗定心丸,二则为湖北未来“重启”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只有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才能把握发展大势。”丁烈云告诉中新社记者,通过总书记对湖北当下的定位,湖北人民如何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应该有这份决心,主动作为,同国家的支持形成双向合力,而不是国家“拖着湖北走”这样的“单项”动作。

一张“防护网”,织起改革重塑之路

疫情以来,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等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习近平无论主持召开会议或外出调研,曾多次提及。

当日在湖北团,习近平再次明确“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对于怎么“改”,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认为,以改革的方式进行改革,将指引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医疗服务体系未来的重塑之路。

在丁烈云看来,总书记提出“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这三组词汇,内含将进一步“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决心和态度,不仅立足当下,更为谋划长远。

“改革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关乎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体系建设好不好,能否与时俱进,将直接构成对民众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影响。”丁烈云指出,此次防控工作已证明需优化公共卫生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就推进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而言,本身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的公共卫生概念中,疾控又是最核心的部分。

于清明认为,总书记提出要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于整个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来说,将迎来关键时刻。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张‘防护网’的背后,是根植于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于清明认为,这本身亦是贯穿习近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一条主线。(完)

编辑:王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