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两会评论 > 全国两会地方谈 > 正文
【全国两会地方谈】政府工作报告一增一减 写满民生福祉
2020-05-23 15:26:00  来源:名城苏州网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就是百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实行特殊时期特殊举措,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且特殊时期发行的特别抗疫国债1万亿元和财政赤字规模增加的1万亿元,将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这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广大企业和基层群众而言,就是一剂“强心针”,有了党和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和关爱,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越不过去的山。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增一减十分引人瞩目,一边是基本民生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这一增一减,就是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对于政府来说,过紧日子应成为一种常态,这是长期的方针政策,不是短期的应急措施,学会精打细算,真正把最紧要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办到广大企业和老百姓的心坎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保民生、保就业,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保民生,不仅仅只是做“加减法”,更需要精准施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从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再到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再到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家庭就业,这一系列举措,找到了民生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必将为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职责和目标,彰显着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追求,体现着回应诉求的为民情怀。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工作的部署落到实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能变成现实。(苏冀)

编辑:陈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