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聚焦江苏团 > 新闻 > 正文
遇到小偷“追不追”?看看江苏这起写入“两高”报告的案件
2020-05-25 23: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从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受贿案、吴江小偷跳河溺亡案等热点案件,到新设南京环资法庭等江苏“做法”……今天出炉的“两高”报告中,“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梳理发现了不少“江苏元素”。

小偷跳河溺亡案:鼓励了阻止犯罪的正义行为

【报告】对发生在公共空间案件的审理,人民法院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审理“小偷逃逸跳河溺亡案”,依法判定追赶群众无责,宣示法不强求正义者的过重注意义务。

【回放】2018年8月9日中午,某工地材料保管员倪某走出工棚时发现张某正在偷电缆线。张某见势不妙,扔下作案工具,拔腿就跑,倪某遂大声呼喊抓小偷。倪某和两名工友朝着张某逃跑的方向追赶,当三人再次看到张某时,张某已跳入工地附近的河中,河水已没过膝盖。倪某三人担心张某出事,再三要求他上岸,张某不从,倪某当即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张某不顾倪某三人劝阻,向河水深处游去,最终溺亡。

事后,张某家属起诉倪某三人,要求对张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吴江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倪某在事发现场看到张某正在偷盗工地上的电缆线,在张某逃逸时倪某三人追赶的行为并无不当⋯⋯最终,法院判决驳回张某家属的诉讼请求。

吴江法院表示,这份判决结果符合国法、人情,宣示法不强求正义者的过重注意义务,向民众传达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鼓励了阻止犯罪的正义行为,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艾文礼案:对腐败分子具有强大震慑和示范效应

【报告】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5万件2.9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中管干部的27人。准确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艾文礼等主动投案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

【回放】2019年4月18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受贿案,对被告人艾文礼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艾文礼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艾文礼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至2014年,艾文礼直接或者通过特定关系人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478万余元。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艾文礼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应依法惩处。鉴于艾文礼于案发前携带赃款赃物主动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真诚认罪、悔罪,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积极主动退缴全部赃款赃物,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可对其减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本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以来,首例携带赃款赃物主动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投案的案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外发布的有关通报中,首次使用了“提出减轻处罚的建议”的表述,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中,亦提出对艾文礼予以减轻处罚的意见。人民法院对艾文礼的依法判处,对腐败分子具有强大震慑和示范效应。

倪菊葆案:对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坚持以发展眼光看待处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过去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依法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涉产权冤错案件,苏州中院再审改判倪菊葆案,坚持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错到哪里纠到哪里。

【回放】2010年3月,倪菊葆因在担任4家单位法定代表人期间实施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80万元。

2018年11月,倪菊葆以其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为由提出申诉。2019年7月,苏州中院再审认为倪菊葆实施的拆借资金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该部分犯罪数额应计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遂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改判倪菊葆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40万元。

该案依法改判,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涉产权冤错案件的鲜明态度,对于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家安心干事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环资法庭:形成生态文明司法保护“江苏方案”

【报告】 在江苏南京、甘肃兰州新设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相应省域内环境资源案件,护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延伸】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并将先行先试任务交给江苏法院。

2019年,江苏高院启动新一轮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率先建立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为核心、9个生态功能区法庭为依托的“9+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着力破解阻碍审判职能发挥的体制机制问题,形成了生态文明司法保护的“江苏方案”。

南京环资庭成立后受理的第一案——特大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公益诉讼案,被中央电视台等四十多家媒体直播和报道,吸引1700多万网民在线观看庭审。

“9+1”审判体系促进了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实施,创新了一批有效修复环境的可复制的裁判执行方法,推动了生态环境系统修复,保障了环境保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撰稿 顾敏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者:顾敏   编辑:苗津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