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朱晓进认为,保产业链供应链,就是守住经济生命线,这不仅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着眼长远,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疫情期间,全球产业链被迫中断和重组,在我国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也出现因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不掌握,造成复工易、复产难的尴尬局面。“这暴露了产业链构建不够完备的问题。”朱晓进说,我国要增强对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的系统化意识,防止出现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相互脱节,低端和高端的产品研发相互脱节的问题。研发机构与企业,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相互之间要增进关联度。
科技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研究的脱节也是亟需关注的重点。“一些产品攻克了技术关,但却因工艺不成熟,难以实现高质量的量产,不能确保全产业链发展需求的供给保障。”朱晓进认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间要增强协同性,研发机构要打通与企业的壁垒,尤其要提升在非常时期合作攻关的能力。他建议,建立企业间互鉴互补机制,新建企业和企业转型要瞄准全产业链中的空缺环节和发展短腿,确保各环节的关键技术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研究与全产业链发展同步推进,尽量不留下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盲点。”朱晓进建议,加大对全产业链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人才紧缺情况十分严峻,其中,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专业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安全人才等五类人才的需求最为强劲,建议加大对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还要培养大批具有高精技术的蓝领技术工人,提高处理生产工艺细节的能力和水平,使“高级蓝领”成为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核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