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2022江苏两会 > 你有所呼 我有所应 > 人大代表 > 正文
张衍刚:绿色发展,把家乡建成“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2-01-20 21:0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九大重点任务之一被写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代省长许昆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蓝图如何变为现实?耕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江苏省人大代表、徐州铜山区潘楼村党总支部书记张衍刚认为,必须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这条路。

“人说潘楼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站在那高处往下望,哗啦啦的灌河水呀流过了我的小村庄……”这是潘楼村里传唱的童谣。然而二十多年前,潘楼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潘楼村地处苏皖交界处,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民风民俗落后,居住环境更是脏乱差——房前屋后垃圾成山,随处可见污水横流。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要打开思维,就从改变村民落后的生活习惯开始。1997年一上任,张衍刚就以“旧村体”改造为切入口,改造人居环境,焕新村容村貌。

“让老百姓尝到甜头,他们才能转变思维,愿意跟着干。”张衍刚在村里承担大部分翻新费用的情况下,带着六种民房建设图纸上门做工作。看到有些村民思想保守,还是不理解,张衍刚就带着部分村民到华西村参观。看到苏南新农村里一排排漂亮气派的小洋房,村民们都动心了,一回村,大家纷纷拆了旧房建新房。对于经济困难群众,村里统一以成本价采购建筑材料,并帮助部分经济困难群众争取贷款。

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力度,建成标准化公厕,做好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公共环境改善……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推出,潘楼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也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今的潘楼村,亭桥长廊,碧水环绕,俨然一幅“苏北小江南”画卷。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在张衍刚看来,乡风文明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潘楼村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儿媳’‘好少年’‘潘楼好人’这一类文明评选活动,大家都觉得能得奖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只有提高老百姓自身的‘家乡意识’,才能让每个人都自觉投身到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来。”村里一面长约50米的文明户展示墙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村里唯一的集体企业——造纸厂,开办不到三年濒临倒闭,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张衍刚主动兼任造纸厂厂长扛起了重任。企业缺资金,他便以个人信用抵押贷款;为了拓展业务,他常年奔波在外。经过几年努力,村办小厂发展成拥有职工600余人、年产值超亿元的中型企业。

然而,这么一个“摇钱树”,张衍刚却主动砍掉了它。2008年张衍刚壮士断腕,毅然决定关闭造纸厂。“习近平总书记讲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新发展理念,我感觉到只有绿色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

转型之后如何发力?一方面,潘楼村激发运输业发展活力,帮助村民寻找贷款,做大做强运输业。另一方面,村干部带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既做好生态农业,又朝着旅游乡村的目标迈进。目前,全村已形成了葡萄、梨、食用菌等农产品规模种植新格局。完成招商引资14家,解决30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现阶段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在产业深化、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等方面还要继续攻坚克难。”张衍刚说,“乡村振兴,非常考验村领导班子的能力。村干部要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不能让群众推着村干部走,而是村干部领着群众往前跑。”现在,村领导班子正以党建为引领,齐心协力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奔跑。

编辑:孟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