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2021江苏两会 > 两会速递 > 正文
政协委员热议“家校共育”——分好“经纬线” 画好“同心圆”
2021-01-26 06: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昉 李睿哲 杨频萍

中国江苏网讯 一提到“家长群”,不少家长都有很多话要说。不知何时开始,一些家长群成了老师的“加班群”、家长的“压力群”“焦虑群”,不少家长高呼“不堪群负”。如何防止家长群的异化,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成为今年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徐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金云女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家长下班回到家,还要完成老师在家长群里要求的批改作业、检查背诵、读书打卡等“工作”,成为“编外教师”。对于班级群、作业群的信息,家长需逐条阅读回复,生怕漏掉。家长们头疼,老师们也不轻松。有老师表示,他们下班后还要在群里提醒家长关心孩子的作业、考试等情况,加班为学生服务,家长却不理解,甚至有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完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金云女认为,如今家校合作进入“三独”时代,即学生、家长和教师多为独生子女,个性主张都非常鲜明,做好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家校间的互动联通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家校共育的关系如何理顺,共育的边界在哪。”省政协委员、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认为,要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状态,首先需要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深入人心”。以琅琊路小学为例,目前已制定了小学教育办学纲领,也制定了包括儿童篇、家长篇、教师篇等在内的“儿童公约”,约定中对“家校共育”这一话题进行了细化。

“当学校有一个明确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并通过邀请家长共同制定相关的‘共育约定’,就能实现家长与学校在教育价值观上取得共识。”戚韵东说,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离不开家长的参与,这是家校默契配合共同培育孩子的起点,也是家长、老师和学校建立互信的关键。

“我们一再强调,孩子可以做他能做的。一方面提醒老师布置课业时注重孩子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告知家长,不要代为完成、以‘家长作品’替代,否则,孩子的能力永远无法提高,共育的目标最终也难以实现。”戚韵东说。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同向而行,也要各有侧重。省政协委员、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校长仲尧明说,目前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还有一些误区,认为主要是配合检查作业,将学校应该承担的教育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实际上,家庭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还要关心他的人际交往、学习主动性,注重心理的疏导。

“在去年上半年线上教学期间,我们发现个别学生在家学习就没有时间观念了,也缺乏自觉性,上网课时电脑一开,自己做别的事情,最后家长不得不陪读。”仲尧明表示,家校应该合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我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家校共育对孩子的品格塑造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吴胜兴表示,应强化“养不教,父之过”理念,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让家长在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带着孩子学会做人处事、掌握生活技能。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各负其责、同向而行,政府、社会也要一起画好“同心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他说,家长需要掌握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相信并尊重学校和老师的专业意见;学校要强化以家访等形式主动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和家长沟通教育理念、商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政府要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切实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发展兴趣爱好;社会要进一步营造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

孙百军介绍,南京市利用家长学校、教育论坛、金陵微校网络平台、家庭教育专题课等线上线下途径,帮助广大家长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他坦言,自己和校长们也常思考,既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又不能增加家长的负担,“在策划今年的寒假亲子作业时,我们就明确提出,老师要站在家长立场,不能给家长添麻烦,严禁把学生家庭作业异化为家长作业。”

编辑:陈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