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聚焦江苏团 > 新闻 > 正文
两会锐视角 | 特殊时期看“双一流”建设,代表委员这么说
2020-05-24 20: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到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也是“双一流”连续第六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面对疫情当下,“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以“家”为本,在新时代创建新一流

面对当下各种“不确定性”,双一流大学如何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代表用“修齐治平”四个字,阐述了南大“双一流”建设的具体路径。

吕建说,修齐治平,就是要实现在大学层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指的是大学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开放办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要能够适应、支撑和引领新时代的新需求。

实现“修身”也要有载体,那就是“齐家”。“南京大学的家就是江苏,所以我们提出了全面服务江苏战略。‘齐家’做好了,我们就能源源不断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吕建告诉记者,目前南大已经有了多元化的“齐家”渠道——南大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江苏高层发展论坛,遍布江苏全省的政产学研平台,以及在南京、苏州等地建设的名城名校互动平台等。“这些平台也表明了我们南大的决心:用‘南大创造’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家’为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支撑,这就是‘治国’。”

所谓“平天下”,吕建表示,那就是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抓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的机遇,在‘双一流’建设中创造出新的范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基于国家的实际情况,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拿出南大特色的做法。”吕建表示,南京大学正在按照这样做法来推进“双一流”建设,“我们由衷地希望中国的高水平大学群体能跨越排名一流、指标一流,努力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新时代的新一流。”

期盼支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疫情防控暴露出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短板,也凸显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传染病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水分别在各自的建议、提案中都提出,在“双一流”建设中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进行重点支持,通过打造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流公共卫生人才。

王水表示,坚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教育实践中的统一,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精要所在。“高水平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拥有一流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总体战中,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让全社会看到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在2017年公布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目前仅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而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余所大学设有公共卫生学院,其中34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经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数量相对偏少。唐金海提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中,统筹考虑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和学科的社会影响力,适当增加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数量,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对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充分体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助力实现全民健康这一目标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实施主体,加快培养高精尖人才

“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精尖人才的竞争。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人才的重要性。”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提出了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实施主体,加快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建议。

围绕高精尖人才培养工作,葛道凯表示,人才培养有其周期性,需要顶层设计,提前布局,“建议国家人才管理部门组织力量,研究国家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定期编制国家高精尖人才需求报告。”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拥有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利用这一优势,葛道凯认为,国家可以先行试点长三角区域高精尖人才培养的“示范区”,打造中国高精尖人才培养“新高地”。

基于国家中长期高精尖人才需求,葛道凯建议国家教育、发改、人社、科技、财政等部门联合实施“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实施主体,依据《国家高精尖人才需求报告》,聚焦国家关键领域和紧缺人才培养,单列招生计划、单列财政预算,每年从相关高校一流建设学科的优秀本科生中遴选2000名左右,实施专项经费支持,配备一流的指导团队,创设一流的学习条件,提供一流的科研平台,实施硕-博-博士后一体化、个性化培养,打造一批批能够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占据科技前沿、引领社会潮流的领军人物、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 陈月飞 顾敏 杨频萍

作者:陈月飞 顾敏 杨频萍   编辑:苗津伟
下一篇